• 武汉中睿通教育
  • 武汉中睿通教育
  • 武汉中睿通教育
  • 武汉中睿通教育
  • 武汉中睿通教育
  • 武汉中睿通教育
教学管理   更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春季入学测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2年春季入学测试

《语文、数学》综合模拟题

语文部分: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

A. 帖  tiē             妥帖    请帖    字帖    俯首帖耳

B. 屏  bǐng            屏息    屏退    屏障    屏除成见

C. 模  mó              楷模    模糊    模具    模棱两可

D. 创  chuàng          首创    创举    创新    创造幸福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 .倍增(成倍地增长)        倍尝辛苦    股份    恰如其分(办事的做法正合适)

B .毕露(全部显露)          毕恭毕敬    辨析    辩才无碍(泛指能言善辩)

C .雏议(自己的议论,谦辞)  雏凤展翅    假寐    不假思索(无需假装思考)

D .厉行(严厉实行)          厉精图治    精萃    出类拔萃(品德才能超出常人)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组是(D)

( 1 )计算机最初一批设计者表达年份时简单地使用了二位数字,从而造成了______世界的“千年难题”。
( 2 )美国最高法院12 月1 日就佛罗里达州总统选举计票_______________举行了听证会。

( 3 )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国家财产。
( 4 )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_______与各国IT 业的交流渠道,以便取长补短。
A .困扰    纠纷    侵蚀    开拓
B .困惑    纠纷    侵吞    拓宽
C .困惑    争端    侵蚀    开拓
D .困扰    争端    侵吞    拓宽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A .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 .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 .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 .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 .每当我看到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愉快。

B .最近全行业进行的质量大检查,促进了建立技术管理制度这项工作的开展。

C .这起重大的中学生中毒案件,从始至终牵动着无数大江南北的学生和家长的心。

D .公司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不但实现了第一季度生产计划,而且比去年同期增长10 %。
6 .填入横线处,语气自然而有情趣的一组句子是(B)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眼前豁然开朗,另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_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_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
① 棵挨着棵,枝连着枝,显得挤得慌,
② 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
③ 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
④ 四角上各种一棵,疏是疏了,可是不好看。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① ③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15题。

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中和开放的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匀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 毫米至1 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 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7 .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C)
A .气泡将空气带人海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B .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C .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D .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
8 .能作为海浪气泡“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B)

A .海水中大小气泡的形成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B .海浪气泡的多少和大小对减弱“温室效应”至关重要。
C .形成海浪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决定着涛声的音质。
D .不起眼的气泡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纯美、浑厚的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B.地球上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海水中的大小气泡决定的。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D.浪尖卷裹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海水表面的空气同时被浪花带人水中形成小于1 毫米的小气泡。
10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
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1 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
C.有关科学家都很重视改善大气环境,他们对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温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艺术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松明

陆蠡

没有人伴我,我乃不得不踽踽踯躅在这寂寞的山中。

没有月的夜,没有星;没有光,也没有影。

没有人家的灯火,没有犬吠的声音。这里是这样的幽僻,我也暗暗吃惊了。怎样地我游山玩水竟会忘了日暮,我来时是坦荡的平途,怎样会来到这崎呕的山路?
    耳边好像听见有人在轻语:“哈哈!你迷了路了。你迷失在黑暗中了。”
   “不,我没有迷路,只是不知不觉间路走得远了。去路是在我的前面,归路是在我的后面,我是在去路和归路的中间,我没有迷路。”
    耳边是调侃的揶揄。
    我着恼了。我厉声叱逐这不可见的精灵,他们高笑着去远了。
    萤火在我的面前飞舞,但我折了松枝把它们驱散。小虫,谁信你们会作引路的明灯?我于是倾听涂涂的洞泉的声音。水应该从高处来,流向低处去。这便是说应该从山上来,流向山下去。于是我便知道了我是出山还是入山。
    但是这山间好像没有流泉。即使有,也流得不响。因为我耳朵听不到泉涧的声音。

于是我又去抚摸树枝的表皮。粗而干燥的应是向阳,细软而潮润的应是背阴,这样我便可以辫出这边是南,那边是北。又一边是西,另一边是东方。
    但是我已经走入了翁密的森林里。这里终年不见阳光,我便更也无法区辫树木的向阳与否。
    我真也迷惑了。我难道要在山间过夜,而备受这刁顽的精灵的揶揄。也许有野兽来跑近我,将它冰冷的鼻放在我的身上,而我感到恶心与腥腻?
    我终于起来,分开野草,拿我手里的铁杖敲打一块坚硬的石。一个火星迸发出来。我于是大喜,继续用杖敲打这坚石,让星火落在揉细的干枯的树叶上。于是发出一缕的烟,于是延烧到小撮的树叶,发出暗红的光。我又从松枝上折得松明,把它燃点起来,于是便有照着整个森林的红光。
    我凯旋似的执着松明大踏步归来。我自己取得了引路的灯火。这光照着山谷,照着森林,照着自己。
    脑后,我隐隐听到山中精灵的低低的啜泣声。

11.“山中精灵”贯穿文章始终,它对表现文章主旨起了什么作用?

答:
① “山中精灵”的出现,给“我”走出山谷增添了精神障碍。
② “山中精灵”反衬了“我”的坚定和勇敢。
意思对即可。

12.根据文意,概括回答“我真也迷惑了”的原因。

答:想方设法也找不到引路的标志。意思对即可。

13.“我”从“迷惑”到能够“大踏步归来”,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要把希望寄托于自身,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环境、创造光明。意思对即可。

14.本文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答:文中散句与排比句结合,长句与短句结合,形成节奏感和运动感。

15.概括回答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

答:“我”可以理解为一个在黑暗艰险的环境中不屈奋斗的探索者。

二、文言文阅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注】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 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隋朝,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即写于南归途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注】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岑参:盛唐边塞诗人。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唐军未收复长安时。

19.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

① 都写了故乡的菊花② 都写了重阳佳节的思乡之情③ 押相同的韵④ 都是五言诗

20.这两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怀有什么不同?

江诗:① 表现了作者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② 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岑诗:① 表现了作者对遭受战乱的故园的痛惜之情。② 表现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

 

 
武汉中睿通教育版权所有 鄂ICP备12016230号-1
地址:地址:武昌区和平大道1004号(原铁路职院)2-305室
电话:027-86771233手机:13871407615 (彭老师)13871407613 (韩老师)技术支持:武汉珞珈学子